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 |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· 孝经

欢迎关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
2024-09-14

传承文明 · 服务学术



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· 孝经


编著者:汪受宽  解读定价:52.00元(精装)/ 34.00元(平装)ISBN:978-7-5013-7206-5(精装)/ 978-7-5013-7207-2(平装)出版时间:2021-06开本:16开


内容简介


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·孝经》正文包括导读、原典、注释、点评四个部分。《孝经》(今文经)原文,以清嘉庆二十年(1815)阮元《重刊宋本孝经注疏》(《十三经注疏》[清嘉庆刊本],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)为底本。本解读以通俗普及为宗旨,又要尽可能揭示其真蒂,故而必要时进行了一些学术考辨。注释以郑玄注、唐玄宗注、邢昺《正义》为主,兼采敦煌卷子、西夏文本以及汉唐至明清诸家注说,尽可能追踪原始,排除错误,择善而从。个别歧见较大者,则加以考辨,以略申解读者己见。

 

作者简介


汪受宽(1943- ),江苏东台人,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,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,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,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和西北史研究。

 

导  读
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对国民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孝这一家庭伦理行为规范。托始于孔子的《孝经》,以简要通俗的文字,阐述儒家视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,并提出以孝治国的命题,古代学者将其称作儒家六经的总汇。作为孝道思想基础和行为指导的《孝经》,受到历代统治者和者的重视,先后有魏文侯、晋武帝、梁武帝、梁简文帝、梁元帝、唐玄宗、清世祖、清圣祖、清世宗等帝王君主和数百位学者为该书作注解释义和研究,影响深远。

 

孝道和《孝经》

简单说,《孝经》就是孝道的经典。但要认真抠起来,其中的问题很多。例如,什么是孝?什么是经?该书何以称为《孝经》,而不称为《孝论》《孝说》《孝学》等等,都是需要辨明的。
孝,是中国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家庭伦理道德行为的称谓。一般人以为孝就是赡养父母,其实这是片面的。孔子在《论语·为政》中说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孔子给孝赋予了崇敬父母的内容,以便与一般动物的赡养父母相区别。孔子的后学,更对孝进行了全面的阐释。在《礼记·祭义》中,曾参说“孝有三,大孝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。”这样,所谓孝有三等:最上是尊亲,即爱戴和崇敬父母,立身行道以扬名显亲和传宗接代;其次是不辱,即不亏身体,不辱自身,不使父母名声受侮辱和为亲复仇;最后是养亲,即养口体,侍疾病,顺其意,乐其心,重其丧。
作为道德观念的孝,是原始先民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发展。大约在一万年前,中华大地的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,并逐渐形成了农业社会。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,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,从而造成了华夏先民很早就有了生殖崇拜,以祈求人类自身繁衍能力的加强。另外,从事农业劳动,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,这就造成了先民对家族中年长者的尊敬,因为年长者有很丰富的劳动经验和高明的技术。而在老人死后仍继续这种崇敬,就成为祖先崇拜。《尚书·尧典》中记载四岳推荐虞舜担任帝尧的继承人,说他是“瞽子。父顽,母嚚,象傲,克谐以孝,烝烝乂(yì,治理,安定),不格奸”。意思是说,他是个瞎子的儿子,父亲固执,母亲放肆,弟弟傲慢,他却能以孝道使得家庭安定和睦,不至于出乱子。据说,帝尧任命虞舜协调人伦关系,引导民间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当然,《尧典》产生的时间较晚,但其反映了“公天下”时选人重视其人伦道德,却是可以肯定的。
孝的概念可能产生于启建夏朝时。隋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孝经音义》引郑玄对“先王有至德要道”中“先王”的解释“禹三王最先者”,陆氏按语:“五帝官天下,三王禹始传于子,于殷配天,故为孝教之始,王谓文王也。”我们知道,从启开始,“公天下”的传位制度,被父传子、子传孙的“家天下”代替,这种制度要求父权为中心的家庭稳定,而孝就是这种巩固家庭、稳定秩序的道德观念,于是孝的概念就产生了。
据台湾高笏之先生说,“孝”字的创造当在西周初年。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“孝”字,仅五期金476发现一个字,学者识读为“孝”字,该字与“啚”字连用(孝啚),学者释该字是借用作地名。也就是说,在殷商文字中尚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孝字。西周金文中的孝字有多个,最早是西周恭王时史墙盘铭中第15行第9字的字,上下结构,上为老字省笔“耂”,下为“子”。陈铁凡言:“孝字初谊原为‘子(少小者)之扶老’,无与于事亲。”《说文解字》释“孝,善事父母者,从老省,从子,子承老也”。在其中突出“善事父母”之义。《尚书》中比较可靠的《周书》,在六篇文献中出现了七个“孝”字,其中年代最早的,是《微子之命》和《康诰》。二文皆系成王初,平定管、蔡之乱后,封微子启于宋(都商丘),封康叔于卫(都朝歌,今河南淇县),摄政周公对二人的命诰之辞。我们知道,在早期儒家心目中,周公旦是周朝文化制度的开创者,而周文化最突出的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思想,周公将其制度化,以孝作为维护宗法制度进而稳定王朝政治的重要手段,故而在给微子和康叔的命诰辞中,首先强调的就是“孝”。“孝”成为周人大封同姓和异姓,以姬、姜宗族同盟控制全境的道德准则。
春秋战国时代,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法家、杂家程度不同地都讲孝道。墨家提出“孝,利亲也”,又说:“臣者之不忠也,父者之不慈也,子者之不孝也,此又天下之害也。”“君子莫若欲为惠君、忠臣、慈父、孝子、友兄、悌弟,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,此圣王之道,而万民之大利也。”道家虽然反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,却仍然提倡孝行,在《老子》中提出“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”。“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。”纵横家也以孝道作为其主张之一,蔡泽对应侯言:“主圣臣贤,天下之福也;君明臣忠,国之福也;父慈子孝、夫信妇贞,家之福也。是有忠臣孝子,国家灭乱。”苏秦对楚王说:“孝子之于亲也,爱之以心,事之以财。”甚至法家也认定孝为治国利器,《管子》言:“孝弟者,仁之祖也。忠信者,交之庆也。内不考孝弟,外不正忠信,泽其四经而诵学者,是亡其身者也。”韩非言:“臣事君,子事父,妻事夫,三者顺则天下治,三者逆则天下乱。此天下之常道也,明王贤臣而弗易也。”杂家说:“务本莫贵于孝。人主孝则名章荣,下服听,天下誉。人臣孝则事君忠,处官廉,临难死。士民孝则耕芸疾,守战固,不罢北。夫孝,三皇五帝之本务,而万事之纪也。”可见,在秦统一以前,孝已成为当时诸家公认的一种道德观念。最为突出的是儒家,将孝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,称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”。春秋后期的孔子综合三代以来思想文化的精髓,寻求挽救世风颓废、礼乐崩坏的方法,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。他重视并承述了周代传统的孝行观,仅在《论语》中就十九次论说孝,弟子有子总结孔子的孝道思想言: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认为孝悌是人间伦常的根本,将其播送于普通人之中,使孝升华为政治思想理论和行为准则的孝道,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。徐复观先生总结孔子对孝的贡献:一是将孝从适应父子相传的宗法政治制度,变成所有人必须遵循的起码的行为准则;二是将孝从稳定家庭秩序,转化为每个人内心的天性之爱和不能自已的自然流露;三是将孝从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寻常的善事父母的行为,变成通向人生最高原理的“仁之本”。子思和孟子继承并扩大了孔子的孝道观,孟子彰扬舜这一孝行的最高典范,认为孝是超越一切外在世界的德性的最高表现,显露出人格的无限尊严,将孝与其反专制、反独裁的“仁政”思想相结合,提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”。从而最终成就了儒家孝道、孝治的深刻内涵。在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表章《六经》”以后,孝道正式成为统治者教化的根本和治国的利器,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深入人心,成为一种民族道德观点和文化心理,而历久常新地沉淀了下来。
《孝经》是儒家阐述其孝道和孝治观的一部著作。我们知道,先秦时儒家的六部经典《诗》《书》《易》《礼》《春秋》《乐》皆不称“经”,为什么唯独《孝经》以“经”为名呢?所谓经,本来指织布时拴在织机上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。与纬(横线)相对。没有经线就无法造成布帛,而且在织布时,经线始终不动,只有纬在不停地穿插于经线之中。因而经就有了纲领的意思,有了常的意思,有了根本原则的意思。《释名·释典艺》言:“经,径也,常典也。如径路无所不通,可常用也。”以此推之于社会,要实现国家的治理,有千头万绪,必须为之建立纲领,行事才有条理和规矩,所以将治理天下称为“经纶天下”。如《周礼·天官大宰》言:“以经邦国,以治官府,以纪万民。”以此推之于人的行为,如果没有一条贯通的道德标准原则,人们就不知道如何去做,因而当时将圣哲者阐述其基本思想理论,可以垂训天下的书籍称为经。如《国语·吴语》中有“十行一嬖大夫,建旌提鼓,挟经秉枹”,称兵书为经。甘公和石申的天文学著作合编,称为《甘石星经》。相传的古医书,称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。墨子自著之《墨经》中有“经上”“经下”“经说上”“经说下”诸篇名。先秦诸家在学术上互相驳难,亦相互浸染。在这种情况下,儒家将自己关于孝的著作称为《孝经》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对《孝经》的命名,前人多有诠释。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孝经类小序言:“夫孝,天之经,地之义,民之行也。举大者言,故曰《孝经》。”敦煌本郑氏序言:“夫孝者,盖三才之经纬,五行之纲纪。若无孝,则三才不成,五行僭序。是以在天则曰至德,在地曰敏德,施之于人则曰孝德。故下文言‘夫孝者,天之经,地之义,人之行’,三德同体而异名,盖孝之殊途。经者,不易之称,故曰《孝经》。”由此说来,《孝经》之“经”字,是指孝为贯通天地人三者的一种大经纬大道理,是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,也是人们如何具体行孝的方法说教。
《孝经》有今文本和古文本的不同。本书所用原典底本,为清阮元校勘的唐玄宗“御注”的《今文孝经》十八章本。《孝经》十八章,大体可分为六个部分:第一章《开宗明义章》,是全书的总纲,概述孝的宗旨和根本,阐明孝道是做人的最高道德,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手段。第二章至第六章,分别论说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、庶人这五种贵贱不同者孝行的不同要求,统称为“五孝”。第七章至第九章,阐述孝道对政治的意义和作用,是该书孝治观的主要部分。第十章和第十一章,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如何行孝。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,是对第一章中的三句话的进一步阐述,论说君主如何利用孝道治理国家、感化民众。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,论述行孝道的几个具体做法,包括事父、事君时要敢于谏争,在办理父母丧事和祭祀时应有的表现和具体做法,以作为孝论的总结。
(节选自汪受宽解读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· 孝经》导读)




内页欣赏



目  录


导  读

一、孝道和《孝经》( 1 )

二、《孝经》的成书与作者( 6 )

三、《孝经》今古文及郑注、孔传之争( 15 )

四、历代《孝经》注疏与研究( 24 )

五、《孝经》的影响与时代价值( 53 )

 

孝 经

开宗明义章第一( 73 )

天子章第二( 81 )

诸侯章第三( 85 )

卿大夫章第四( 89 )

士章第五( 93 )

庶人章第六( 97 )

三才章第七(101)

孝治章第八(107)

圣治章第九(113)

纪孝行章第十(124)

五刑章第十一(129)

广要道章第十二(133)

广至德章第十三(138)

广扬名章第十四(142)

谏诤章第十五(146)

感应章第十六(153)

事君章第十七(159)

丧亲章第十八(164)


附 录

一、古文孝经(173)

二、历代序跋要录(185)

主要参考文献(240)



■ 文章来源: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供稿 | 潘肖蔷   编辑 | 田秀丽监制 | 隋阳      审核 | 弘文


 点击"阅读原文",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新书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国家图书馆出版社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